|
“不用跑部门,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帮我办好了低保,真是太贴心了!”近日,仙游县一位困难群众的感慨,道出了当地社会救助工作的暖心转变。今年以来,仙游县民政局聚焦重点人群、重点资金、重点个案“三个重点”,以品牌化、精准化、立体化服务破解救助难题,推动社会救助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关怀”转型,让兜底保障更有温度。 靶向发力“三个重点”,破解救助痛点 仙游民政将“精准”贯穿救助全流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在重点人群帮扶上,依托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机制加强部门数据共享与协作,镇村干部、专业社工主动上门服务,实现“人找政策”与“政策找人”双向发力,今年以来全县民政工作人员已走访困难群体7000多人次,帮助1359名困难群众新增纳入低保和特困救助,让困难群众“足不出户能办事”。重点资金发放方面,所有社会救助资金通过扶贫资金监管系统直达救助对象银行账户,实行“一次发、按月发、准确发”,2025年已发放救助资金1.2亿元,精准保障2.3万余名群众基本生活,守住资金安全“底线”。针对重点个案,通过专题会议集体研判,以“一事一议”模式打破政策壁垒,2025年全县已实施“一事一议”个案50件,帮扶困难群众106人次,其中21人被纳入特困供养、低保及低保边缘范围,另有85人次获临时救助金21.5万元,让特殊困难群体“一个都不落下”。
围绕“仙有救助、情暖莆阳”本土救助品牌,仙游民政构建差异化服务体系,让政策落地更接地气。“仙有救助”延续主动救助机制优势,通过部门协作与入户走访持续扩大低保、特困救助覆盖面,今年已帮助1252名困难群众新增纳入保障,让“政策找人”成为常态;“情暖莆阳”则聚焦个性化需求,以集体研判破解救助“堵点”,针对特殊困难个案量身定制帮扶方案,既守住民生底线,又体现政策温度。 立体宣传+多元服务,打通救助“最后一公里” 通过“传统媒介+本土化表达”“线下服务+物质关怀”双轮驱动,仙游民政让救助政策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政策宣传实现“无死角”,依托325个村(居)广播覆盖全部地域,录制普通话+莆仙方言音频降低老年群体、低文化程度群众理解门槛,同步发放图文宣传单6万余份,惠及群众3.2万人,做到“全天候、全人群”覆盖。线下服务注重“全方位”,组建流动宣传队提供“上门办+面对面讲”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申请救助;联合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慰问,发放物资3800余份,实现“物质帮扶”与“情感关怀”双融合。 从主动发现困难到精准解决问题,从本土品牌构建到立体服务延伸,仙游民政以“快、准、暖”为核心,持续织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让每一份关怀都精准抵达群众心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