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郭明霞代表: 《关于莆田市应对人口老龄化如何完善养老的建议》(第1137号)由我单位会同市卫健委、人社局办理。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做出客观分析,提出完善养老服务等的一系列建议,对我们工作有很好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养老服务工作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2023年福建省养老服务条例正式执行,2024年国办发首号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强势出台。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持续配合、协同推进,助力养老服务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投入运营养老机构共计41家,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64.69%;推进网格化布局、标准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市建有全市累计建成70个养老服务照料中心、600个农村幸福院、156个“长者食堂”。 二、全市养老服务工作举措 (一)持续推进社会保障工作。一是强化养老保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至2024年2月底,我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56.02万人,参保率98%;稳步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2024年我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人均最低标准再次提高10元至175元,惠及54.56万人。二是加强医疗保障。印发《莆田市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的意见》,全市运营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工作的比例达95%以上。增加老年医疗服务项目,推动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全市10家医疗机构取得内科(老年病专业)诊疗科目,公立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数量占比72.72%,所有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已开设老年人优先窗口。三是关注老年健康。为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健康管理服务,开展老年人体检32.02万人次,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为78.8%。持续做好“银龄安康工程”,2023年全市为6.9万位80周岁以上老年人投保,赔付率达到16.22%。 (二)持续推进养老服务工作。一是强化老年教育。支持全市15个养教结合点,依托老年大学等资源,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机会;组织开展市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成果汇演展,近百支队伍近千名老年人参与。二是加快养老人员培训。依托市级养老服务人才基地、“见证补贴”、企业自培等方式,持续做好养老从业人员培训,养老培训对象逐步丰富,2023年养老从业人员培训达4119人次,2024年全年计划培训1000人次。三是扶持民办机构建设。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按照每床0.5万元至1万元建设补助、每床0.2万元至0.24万元运营补贴的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分档给予补助,2023年发放补助347万元。 (三)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工作。一是发展普惠养老。开展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引导县区和企业双方签署合作协议,谋划一批普惠养老服务项目,扩大有效供给。全市共计秀屿区百寿康、荔城区国德2个民办养老机构享受省级以上预算内投资。二是发动社会参与。鼓励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投入运营乡镇敬老院(含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公建民营比例达100%。三是发挥智能优势。大力推广和使用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累计投入超过600万元建设市级养老服务平台;为所有投入运营养老机构安装监控设备、无线烟感器、电子门禁等。 三、全市养老服务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局继续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养老服务的各项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养老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丰富养老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便捷式养老服务。二是持续开展养老从业人员培训,委托专业力量,组织开展全市各类养老服务设施从业人员培训,全年计划培训超过1000人次。三是完善养老服务设施,通过资金扶持,鼓励和支持各地新建5个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和50个长者食堂,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物质文化需求。 感谢您对莆田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充分借鉴您的宝贵建议,持续发力,实现我市养老服务工作更上一层台阶。 领导署名:朱建华 联 系 人:林婷婷 联系电话:2280021 莆田市民政局 2024年3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