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志强代表: 《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建议》(第1128号)收悉,由我单位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加快机构养老转型升级 一是加快养老机构建设。支持各地大力建设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等,2024年以来,全市共计建成5个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支持市社会福利中心加快消防升级改造工程和孤残人员护理中心适老化改造工程,提升机构无障碍水平;指导荔城区、城厢区社会福利中心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积极争取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指导各级养老服务设施加快建设,2024年以来,向上争取并获得省级预算内投资支持公办养老机构建设补助300万元、省级福彩公益金支持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补助300万元;下达民办养老机构专项补助641万元,支持全市新建民办养老机构1个、奖补运营养老机构36个。三是加快公办养老机构转型升级。通过拓展服务内容、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等方式,激发公办养老机构活力,以推进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主线,立足兜底线、补短板、提质量,坚持需求导向,有序推进,改善乡镇敬老院设施条件,推进乡镇敬老院改造升级,截至目前,乡镇(街道)层面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有率超过80%,提高兜底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 二、加快社区养老提质增效 一是落实住宅区配建。督促指导各县区建立健全新建住宅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机制,按照2018年、2022年两个时间节点,每百户分别配建不少于20、30平方米标准要求,落实新建住宅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工作,统筹做好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移交、运营管理等事宜。二是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根据残疾人、困难老年人家庭情况、日常活动需要及居住环境等,科学定制符合条件的改造方案,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品质,全市累计完成适老化改造4048户,2025年计划改造1000户;指导政府购买基本养老服务专业化组织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菜单式”“订单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实现老年人需求与企业服务送达的“双向匹配”。三是强化智能监管水平。提高市级养老服务智慧管理平台的服务效率,实现全市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入网”管理,111个功能模块已经调整筛选规则、页面布局、数据接口等,并主动配合省民政厅完成省、市养老平台和闽政通APP的适配对接。同时,加快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2025年,启动养老机构监控系统设备升级项目,计划整合现有养老机构公共区域视频的监控资源,配备视频语音对讲设备,实现对全市养老机构现场监控的统一接入管理和调度。 三、加快养老行业多元化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依托“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推广“党建+养老”模式,充分依靠村级党组织建好、管好、做活村级互助幸福院;鼓励和引导养老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和争创星级,2024年以来,全市新增三星级及以上幸福院18个。二是提升社会参与力度。扶持实力较强的养老服务企业和组织,对现有低层次乡镇敬老院资源整合,形成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养老服务品牌,实现品牌化、规模化经营发展,投入运营乡镇敬老院(含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公建民营比例达100%;以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契机,由政府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引进专业第三方,为老年人提供助餐、生活照料、健康保健及文化娱乐等服务,全市引入5家专业化服务组织。三是强化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县级民政部门通过主体培训、“见证补贴”等方式,提升养老护理员培训力度,2025年全市计划养老从业人员培训1000人次。积极鼓励养老服务机构与院校合作设立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培训基地,全市2家单位入选全省养老服务人才省级实训基地。 下一步,我局继续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将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作为提升公办养老机构能力的基础性工程,支持全市1个以上有条件的乡镇敬老院专项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二是加快养老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提升工作,加强对护理员、管理人员的培训,全年计划培训超过1000人次。三是加快养老项目建设进度,计划新建18个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感谢您对莆田养老事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充分借鉴您的宝贵建议,持续发力,实现我市养老服务工作更上一层台阶。
领导署名:朱建华 联 系 人:郑佳华 联系电话:2280021
莆田市民政局 2025年3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