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网站支持IPV6
关于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1402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4-03 10:30:00】 【点击量:】 【来源:莆田市民政局】【字体显示:

陈海珍代表:

  《关于发展莆田特色康养服务的建议》(第1402号)已收悉,由我单位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员、市文旅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为康养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莆田市山海交融,人文荟萃,自然生态优越,环境清新宜人,具备发展康养产业的优越基础。莆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挖掘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推动我市康养产业稳步发展。

  一、深化医养融合。我市大力推进医养结合机构建设。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医养结合机构13家,其中养中设医5家,医中设养8家,且已纳入全市医保定点协议管理范围,方便老年人就近享受医疗报销。积极推进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共建,推进养老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与医疗机构对接,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便捷医疗服务。其余33家养老机构与附近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养老机构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医养结合工作的比例达97%以上。同时将医疗服务拓展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当中,积极搭建就诊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便捷医疗服务。

  二、打造特色产品。莆田市现有国家旅游度假区1个(湄洲岛),国家A级旅游景区45家(其中:5A级1家、4A级5家、3A级20家、2A级19家),国家森林公园1个(九龙谷)、全国水利风景区2个(九鲤湖、木兰陂),国家风景名胜区1个(湄洲岛),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九鲤湖),省级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生态旅游示范区4个、观光工厂6家,体育、养生旅游休闲基地5个,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个,“清新福建·气候福地”首批避暑清凉福地1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10个、省级金牌旅游村17个,旅游资源丰富。生命康养产业是我市的独特优势,我市正着力以妈祖健康城、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园、秀屿医疗健康产业园等“一城两园”为主要承载区,建设全国健康产业发展先行区,目前拥有5家省级疗休养示范基地、16家市级疗休养基地等文旅康养产品,可为各类人群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康养服务。我市依托妈祖文化、戏曲文化、禅武文化、民俗文化,推出集自然、人文、生态、养身、疗养资源于一体的一日游、两日游等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周末“趣”游精品旅游线路,推进全域康养休闲生态产业的全面发展。

  三、优化产业布局。我市将文旅康养产业列入《莆田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依托莆田生态、温泉、中医药等资源优势,发展中医药养生、温泉度假、文化体验等康养旅游,培育一批乡村康养、森林康养、温泉康养、海洋康养等绿色康养旅游新业态,丰富旅游产品有效供给。积极围绕海洋、城市绿心、仙游北部山区山地峡谷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开展山地运动、户外拓展、户外体育运动、养生运动、徒步旅行、攀岩探险等康体活动,策划平海湾嵌头沙滩旅游度假区等文旅康养项目,组织赴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国内重要城市开展“这就是莆田”文旅招商推介,争取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助力莆田康养项目发展,增强旅游发展新动能。深化大数据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应用,建立莆田市文旅基础资源数据库,加强对景区、酒店、乡村旅游、民宿、旅行社、文博场馆等数据的采集、处理、管理、更新,推动形成内部数据资产,提升文化和旅游供给质量。

  四、强化人才培养。我市积极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项目,2021-2024年共选派20余名优秀医护人员参加福建省的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项目。此外,我市还组织了180余人次参加全国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不断提高医养结合服务管理水平。在护理员队伍培养上,我市通过自主培训、企业自培、“见证补贴”培训等方式,联合高校开展政校合作,探索订单式、定向式项目制培训。2024年共培训养老护理员1591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纳您的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努力发展莆田特色康养服务。一是推动医养结合发展。进一步规范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约合作,推动医养签约服务高质量落实。支持有意愿的二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利用闲置的资源开展养老服务。鼓励社会力量积极拓展康养业务,加强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对接。二是探索康养发展新模式。积极探索“康养+”融合发展新路径,依托生态、气候、文旅等优势,开发独具特色的康养产品,因地制宜建设康养产业聚集区和文旅康养融合示范区,着力打造全域康养新格局。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集成政策措施和惠企要素,大力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助力莆田康养项目发展,广泛发展小微主体,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三是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开展养老护理员、养老院院长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专项培训,加强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建设,扩大培训范围,提高培训频次。鼓励本地院校增设康养相关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设立实训基地,联合康养企业联合教学,培养康养专业人才。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康养事业的关心和重视,您的建议将对提升我市康养服务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局将认真采纳您的意见建议,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康养+”融合发展新路径,满足民众多元康养诉求,打造区域康养高地。

  领导署名:朱建华 

  联 系 人:郑佳华

  联系电话:2280021


  莆田市民政局

  202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