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伟建: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20254038)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提案建议:加强制度建设,形成有效工作合力。 落实情况:一是强化政策出台,印发《莆田市推行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工作实施方案》(莆民规〔2025〕2号),按照保险费每人每年限额180元(以中标价为准),为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数和内部员工数投保,促进养老机构健康发展。2025年,市民政局计划通过统一招投标确定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承接方,持续为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等提供意外伤害保险保障。二是强化兜底保障,全民落实政府代缴社保费工作,人社与民政、残联等部门高效协作,确保政府全额代缴特殊困难群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政策全民落实到位。2025年1月,已为4.19万名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体代缴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838.78万元。三是落实家庭养老支持政策,按标准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30元的标准,持续为七类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基本养老服务;指导各地并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以定期上门入户、电话视频、远程监测等方式,为特殊困难七类老年人分类提供探访关爱服务。 二、提案建议:优化服务供给,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落实情况:一是丰富适老化改造产品。征集失能、残疾等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老年人需求和适老化改造意愿,为老年人提供订单化产品,全年计划改造1000户,目前,市民政局已通过招投标确定中标方,下步将逐步为符合条件老年人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二是优化养老机构布局。通过拓展服务内容、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等方式,激发公办养老机构活力,以推进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主线,立足兜底线、补短板、提质量,坚持需求导向,有序推进,改善乡镇敬老院设施条件,推进乡镇敬老院改造升级,截至目前,乡镇(街道)层面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有率超过80%,提高兜底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三是落实住宅区配建。督促指导各县区建立健全新建住宅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机制,按照2018年、2022年两个时间节点,每百户分别配建不少于20、30平方米标准要求,落实新建住宅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工作,统筹做好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移交、运营管理等事宜。四是提升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快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2025年,启动养老机构监控系统设备升级项目,投入119.7万元,指导承接方整合现有养老机构公共区域视频的监控资源,配备视频语音对讲设备,实现对全市养老机构现场监控的统一接入管理和调度。五是强化农村养老服务。依托“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推广“党建+养老”模式,充分依靠村级党组织建好、管好、做活村级互助幸福院。 三、提案建议:强化部门协作,推动医养融合发展。 落实情况:一是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推进养老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与医疗机构对接,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便捷医疗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3家养老机构与附近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养老机构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医养结合工作的比例达97%以上。二是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医疗服务拓展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当中,积极搭建就诊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便捷医疗服务。同时,将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优先签约并提供健康管理和基本医疗服务。截至2024年底,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38.27万人,签约率93.69%;开展老年人体检32.23万人次,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9.58%。三是推动中医药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市卫健委将老年人作为健康工作重点对象,鼓励辖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以养老机构为阵地提供中医药服务,加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指导工作,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体质辨识、健康养老咨询等服务。 四、提案建议:坚持以用为本,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落实情况:一是将护理人才培训纳入年度工作重点内容,联合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展政校合作,推进养老护理队伍培养。目前凡在莆田市养老服务机构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人员,或其他即将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人员,均可免费参加民政部门培训。二是强化养老从业人员培训,鼓励各地通过民政部门主体培训、人社部门“见证补贴”、企业自主培训等方式,强化养老从业人员培训,2025年全市计划组织开展市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并计划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1000人次。三是加强医养人才能力提升。市卫健委积极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项目,2021-2024年共选派20余名优秀医护人员参加福建省的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项目;同时,组织180余人次参加全国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不断提高医养结合服务管理水平。 五、提案建议:激发产业活力,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一是发展普惠养老。开展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引导县区和企业双方签署合作协议,谋划一批普惠养老服务项目,扩大有效供给。全市共2个民办养老机构享受省级以上预算内投资2091万元,新增普惠性养老床位697张。二是提升社会参与力度。扶持实力较强的养老服务企业和组织,对现有低层次乡镇敬老院资源整合,形成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养老服务品牌,实现品牌化、规模化经营发展,投入运营乡镇敬老院(含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公建民营比例达100%。三是探索多元化养老模式。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大力培育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整合周边场地设施等资源,增强专业照护、日间照料、康复护理、上门服务等能力。全市建有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8个、区建有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4个、社区照料中心72个,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 衷心感谢您对我养老服务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我局将联合卫健等有关部门,按照政策要求和我市实际,结合您的建议,继续不断强化养老服务水平,提高我市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领导署名:陈朝阳 联 系 人:郑佳华 联系电话:2280021 莆田市民政局 2025年7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