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加佳: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长者之家建设,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议》(20254040)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提案建议:完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落实情况:一是完善养老服务设施。推进养老服务设施统筹化推进、网格化布局、标准化建设,全市投入运营养老机构46家、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机构14个,镇街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81%,养老服务照料中心72个、农村幸福院600个、长者食堂205个,建制村、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分别超过70%、90%。二是加快养老项目建设。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重点工作清单为抓手,通过财政资金扶持,补助新建一批养老服务设施,2025年全市计划新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3个、长者食堂15个,18个项目动工建设中,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水平。三是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依托“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推广“党建+养老”模式,充分依靠村级党组织建好、管好、做活村级互助幸福院;支持乡镇敬老院改造、升级,提升养老服务质量。2025年下达专项建设补助300万元,项目持续推进中。 二、提案建议:丰富养老服务供给内涵外延。 落实情况:一是提升长者食堂运营质量。建成长者食堂(助餐点)205个,着力解决城乡老年人“没地方吃饭”的问题,深受老年人及子女家属的广泛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长者食堂根据群众助餐需求、自身财力条件等情况,通过每日、每周或传统节假日供餐方式,持续解决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二是加快长者食堂建设。通过拓展服务内容、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等方式,激发公办养老机构活力,以推进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主线,立足兜底线、补短板、提质量,坚持需求导向,有序推进,改善乡镇敬老院设施条件,推进乡镇敬老院改造升级,截至目前,乡镇(街道)层面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有率超过80%,提高兜底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三是发展老年教育。联合市老年大学印发《莆田市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在全市15个不同类型的养老服务机构统一制牌挂牌,成立全市首批养教结合实践基地,每年为1万余名老年人提供教育课程。依托老年大学等资源,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各实践基地,在老年教育资源、课程、师资给予充分支持。 三、提案建议:培育养老产业融合服务企业。 落实情况:一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持实力较强的养老服务企业和组织,对现有低层次乡镇敬老院资源整合,形成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养老服务品牌,实现品牌化、规模化经营发展,投入运营乡镇敬老院(含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公建民营比例达100%。二是发展普惠养老服务。开展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引导县区和企业双方签署合作协议,鼓励各地制定富有含金量的支持性“政策包”,带动企业提供普惠性“服务包”,谋划一批普惠养老服务项目,扩大有效供给,全市共计2个民办养老机构享受省级以上预算内投资2091万元,新增普惠性养老床位697张。三是培育养老服务专业化组织。以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契机,由政府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引进专业第三方,为老年人提供助餐、生活照料、健康保健及文化娱乐等服务,全市本土培育或外地引入5家专业化服务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四、提案建议:出台政策激励养老从业人员。 落实情况:一是持续性出台养老队伍建设政策文件,联合市财政局等部门先后出台《莆田市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入职和在职奖补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发放我市“一老一小”等福利机构一线工作人员应对疫情稳岗补助的通知》等政策。二是强化养老从业人员培训,鼓励各地通过民政部门主体培训、人社部门“见证补贴”、企业自主培训等方式,强化养老从业人员培训,2025年全市计划组织开展市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并计划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1000人次。三是发放入职在职奖补,分别按照0.3至0.5万元、1万元至3万元的在职、入职奖补的政策规定,为全市从事养老服务领域的从业人员发放入职在职奖补资金,稳定一线养老护理员队伍,全年共计发放养老护理岗位入职在职奖补8万余元 衷心感谢您对我养老服务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我局将联合卫健等有关部门,按照政策要求和我市实际,结合您的建议,继续不断强化养老服务水平,提高我市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领导署名:陈朝阳 联 系 人:郑佳华 联系电话:2280021 莆田市民政局 2025年7月1日 |